第14章 火锅(1/2)
龙俊岭在饭点前一刻,赶到了侦察阵地上,架起了观瞄仪,只见那林场场部的厨房上,升起了一缕炊烟。
龙俊岭和邓步帆面面相觑——这竟然还有原生态的人家住户?可这念头在脑子一划而过之后,肚子就不争气的咕噜咕噜叫了起来。
昨晚至今,龙俊岭只吃了一块压缩饼干,碰上隋千城后,喝了一些藤汁做补充,一路净顾着赶紧到位置,反倒不觉得饿,这会停下来了,是该考虑补充体能的事情了。
龙俊岭把剩下的小半壶藤汁喝了一半,另一半递给了邓步帆,邓步帆此时正在调试对讲机频率,按照要求向魏裴报告已到达侦察阵地。
另一旁的单扬眉举起了望远镜,细细的看着这个场部的布局。
“小楼外墙有爬藤,硬化地面都被荒草入侵,这儿是很久没来过人了。”单扬眉说着,笔在侦察记录本上哗哗的记录了下来。
龙俊岭用观瞄仪对准了目标,开口说道:“凹字形建筑群,方位沿南北轴线偏东15°,东边那栋小楼,楼高11米,长35米,第一层楼高5.5米,两侧两扇四米宽对开门,应该是做仓库使用,二三层层高2.7,楼梯南北两侧各一座,有杂草堵塞,每层房间数……11间,单间宿舍形式,一门一窗,单开门向右,内开形式,宽高……80×180cm,窗正方形,70×70cm,哎,这门窗偏小呢……”
龙俊岭在标定目标参数的时候,还不忘对这里的建筑构造不合理之处点评了一番。
林场建筑大体南北走向,大门开口朝南,进去之后就是一大片空地,空地上用水泥硬化,有一个篮球场,三座主要建筑都是三层的小楼,高低略有差别,围绕在空地东、西、北三个方位。
东侧的小楼最长,是普通工人的居住生活区,西侧的次之,房间显得更大,应该是领导住所,北侧的小楼虽然面积最小,但高度最高,屋顶也与其他两座不同,看房间布局是办公室和会议室,在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等角落处,分布着厨房和厕所等一些功能建筑。
各种高度,角度和长宽参数枯燥乏味,每一个门窗楼道都要仔细标注数据,这些数据在外人看来完全不知道为了什么,但在对于侦察员进行火力引导的时候,就会派上大用场。
建筑群的偏转轴向,与支援火力发射阵位摆放和距离有关,功能区的划分让火力支援部队能精确分配火力密度,建筑材质则与弹药使用息息相关,现代战争已经进入到精确制导时代,门窗的宽度则决定了一枚制导导弹能否精确的打进屋内,进行最大化杀伤。
早期那种整个火炮营或者团,集中几十门甚至上百上千门火炮,不管三七二十一急火覆盖,将一切化成废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火炮有了高精度的电子加成,如果侦察员观察细致,引导到位,一枚炮弹的杀伤就能抵过当年一个炮兵连的集火覆盖。
从这个角度而言,现代战争没有了当年那种血池火海的血色浪漫主义精神,但一枚炮弹或者导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呼啸而至,精确的点杀掉敌人的首脑机关,敌人只能不战而降,何尝不是另一种血色浪漫?
单扬眉把林场场部的特征,细节用文字记录下来之后,翻过一页,又用素描的手法,在侦察记录本上画出了场部的大概样貌,将一些特征,参数标注了上去。
这个场部整体是废弃了许久,龙俊岭在观瞄仪的帮助下,找到了两条清晰的车辙印,看宽度是越野车无疑,只是一直没找到越野车的踪迹,场部的四处都是荒草,西南角的厨房附近有人薅过那些干枯的柴草,估计此时这人正在厨房里做饭。
龙俊岭和单扬眉,一个说,一个写画,十分钟后,把整个场部的布局和细节都记录下来了,邓步帆又提醒了一句:“龙头啊,该跟教官报备一声了吧?”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