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徐来(1/2)
王城—煌都,东城国的命脉之地,皇宫所建之处。
城中四处可见,国廷军部的步卒,排成列队有序的巡逻。煌都之内,没有衙部,任何违反国律的罪人,都由军部直接捉拿,调审。
此城,占地虽不如天海,但也相差旁弱。
城内各种官道,闹街不计。而商坊,则是煌都金财繁荣之地。各地的商贩来到此处开业铺店,以求财路。
商坊不同于集市,集市有早有晚,摊贩居多。商坊,大多为铺,开业闭店,作息规律,货价也是几乎每日不变。
顺着商坊向前而去,便是煌都的官码,此处货船进出,其中也不乏他国的商旅,来此抛货。
“来来来!看一看嘞!名家手工所雕的饰品嘞!价格公道,绝非工器打磨的上好饰品嘞。”
一个小贩,架着一个简易的竹筐木架,“蹲”在商坊大街入口。想借这商坊的人流,给自己带来些许生意。他拿着一支看似红木雕琢的发钗,大声吆喝生计。
此时,一个衣着奢华,身材微胖的女子,路过小贩身旁指着那手中发钗,向着身旁随行的男子,随口使唤。
“邹生!去,给我把那个发钗买了。”
小贩一听顿而可乐,弯眼一笑,看了看女人又看了看那名叫邹生的随从。
只见这邹生看来年纪二十有五,眼眉弱垂,头顶巾帽,一身仆装,却是不差的料子。
“哦。”
邹生垂头答应,心儿自是不耐,嘴里碎碎便是走到小贩身前,便开门见山。
“这,多少钱。”
“哟,你这福生钱庄的邹大管家,哪儿的行都懂,还问价?”
“呸,少废话。几钱儿?”
小贩看着邹生,上下一番打量,便伸出五指,接道。
“不贵,五十文。”
“就这玩意儿?这破钗最多七八文来!你怎么生意做的这儿黑心呐?!”
邹生双手叉腰瞪起眼珠。
小贩此时,得意抖起手中发钗,噘嘴笑道。
“你家福生钱庄的苏大小姐,唤你把这钗子买喽。你买不买?不买我可要收摊了。一会儿,城洁厅的人要是来了,充了我的摊儿,你可就真没得向你们家小姐交差喽。”
邹生一看这摊头如此架势,便是乘着身后千金不注意,摸出一吊铜钱,刚好五十文,随手丢在小贩胸前,道。
“好!这里七十文!给我个收据!”
“嘿…你这管家,油水可足呐。这一进一出,二十文可进账咯。”
“废话!你不也是个看人开价的货色?奸商!”
邹生一边嘀咕,一边接过收据,将那支看来并不“值钱”的发钗,从小贩手中一把夺过,便向着他的“大小姐”追赶而去。
“呵,不宰你们这些有钱的猪狗,老子不成了傻缺了?”
小贩掂了掂手中的吊钱,便拎起竹摊,朝着煌都结尾的集市行去。
福生钱庄,东城之内生意最大的存钱保物之地。
不论是富贵人家,还是定居于东城的商旅,大多都会将家中富多的财物存于庄内,换得银票。
而其中,有些不记名的银票,也同样可以当作银两,购置商货。
福生钱庄的大当家苏融财,在邹生五岁时,将他从人贩子的手里买回府中。
只因这邹生眼珠子机灵,时常转上又下,想来也定是一个活络的人。
苏老爷膝下无子,便也就将邹生当做半个儿子来对待,但也仅仅是在曾经的老管家还活着的时候。
邹生二十五岁时,福生钱庄的老管家,突然因病而逝,这才令他当上了这个令人羡慕的大管家。
福生钱庄的大管家,除了要打理苏宅内外的家政,邹生还要对钱庄的日常进行协管,尤其是账目。
每月初末,邹生都要奔走于钱庄与苏宅,就连钱款的押运,有时都会要邹生一同走镖,有几次还险些丢了性命。
此刻。
邹生陪着苏家大小姐—苏千金,走在商坊的正街上。
此然,管家的手中已经提满了商货。而身前的苏千金,似乎也并没有罢手的意思。
“这个,买下。”
“好。”
“这个!也要。”
“好好好。”
“方才买下的十几块布料,等店家送去府上,你就把裁缝叫来。都作....”
苏千金,斜首仰望片刻,便又道。
“哎,作什么,现在想出来,到时候再说。但是,多余的料子,你可不要再给我送了那些下人。”
“那?多余的边角,怎么个办呢?”
“烧了呀,下人怎么能用这样的料呢?就是作抹布,也不配的呀。”
苏千金,瞟了邹生一眼,理所当然训斥一道。
二人在煌都的商坊逛了足足一个下午。回到苏府时已经是傍晚,邹生一路抗货,狼狈之余,快步冲进大院,急呼家中佣婢。
“喂!桂香,菊香,金香,银香!”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