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起来后面带微笑,看着身边的三阿哥玄烨便说道:“禀皇上,三阿哥从《三字经》到《千字文》都已背熟,如今想要真才实学,考个状元给微臣和皇上争光!”
顺治帝未听到玄烨要考取状元的话,如今听到陈廷敬的说辞,便转头望向机灵古怪的玄烨:“玄烨想要考取功名、还要考状元,你可知道这状元有多难吗?”
“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先生说天下儒生、或终其一生不能考中举人,状元自是万里挑一。”玄烨双眼看着面带微笑的顺治皇帝。
顺治帝在这课堂内踱步:“没错,全国亿兆人口,三年一次恩科,才会有一个状元郎。天下儒生众多,大清只要选择其贤、其忠、其孝、其人品、其大才,就可以让其担任要职,治理地方、管理百姓。”
玄烨似懂非懂的问:“若人品好,其人必定是好人,若人品差、其才能又很高,甚至中了状元,又该如何呢?”
顺治帝似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竟然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陈廷敬见顺治帝没有说话,便解围道:“三阿哥,若大才者人品不佳,尽可以用奇才。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才高八斗,傲视天下,却人品欠佳。东方朔刁钻诡计、屡屡谏言,人品也欠佳。武帝只用其才,仍可官居要职,治理天下。”
顺治帝点点头称赞:“没错,陈先生说的好,有人善于治国、有人善于统兵、有人善于精算、有人善于才学。”
陈廷敬又开口道:“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喜欢齐国孟尝君的才学,于是千方百计赚取孟尝君来到秦国。可孟尝君得知昭襄王对自己心存疑虑,又想杀之时,便想要逃出秦国。可要逃出铁桶般的秦国谈何容易呢?又怎么能得到秦王的准许呢?”
顺治帝和玄烨似乎都没听过这个故事,于是目不转睛的看着陈廷敬,似乎是很想知道孟尝君如何逃出秦国。
“孟尝君食客三千,有人献计说秦王有一宠姬,只要此人出面说情,秦王必定会放了孟尝君。于是孟尝君找宠姬说情,但宠姬知道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天下无双,只要送给他狐白裘,便向秦王说情。可孟尝君的狐白裘是天下少有的宝物,早已经献给秦王了,这岂不是得不到秦王宠姬的说情了吗?这该怎么办呢?”陈廷敬说到关键时刻,两个反问将顺治帝和玄烨的胃口吊起来了。
玄烨似乎急不可耐的问道:“先生,孟尝君怎么办的呢?”
陈廷敬顿了顿说到:“孟尝君乃战国四公子之一,门下食客三千,能文善武者、能言善辩者、鬼魅计谋者、鸡鸣狗盗者,比比皆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