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杨青急道:“我若是请上百位抄书人,抓紧赶工可以在两日内写出三千本,可我没有那么多抄书人。城中其他家书坊恨不得我倒闭,他们怎么可能会雪中送炭?他们不踩我一脚我就谢天谢地!”
“现请,我也请不到!这年头老百姓识字的都不多,更何况会写字的!”
亲信也投去轻蔑的目光,只觉江宁大言不惭。
“谁说要抄书了?”
江宁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我有一种方法,可以迅速制出书籍。”
“什么?”
杨青眉头紧皱。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唐朝之前书籍主要靠手抄,费时、费事,又易抄错、抄漏,可谓有百般缺点。
唐朝时,聪明的匠人发明出雕版印刷,原理有点像印章,在版料上雕刻图文,然后沾上墨水,白纸在上面轻轻一按,版料上的内容就印在了纸上。
在北宋年间经过毕昇改良,又有了活字印刷。
但从唐朝以后,大体上各朝各代使用最频繁的还是雕版印刷。
“印刷术?这是什么,为何我从未听说过?”
杨青一脸不解。
“等我造出来后,杨掌柜就知道了。杨掌柜,我需要几位手艺娴熟的匠人。”
江宁轻易答出算学题,让杨青对他颇有好感,此刻也信了江宁。
“行,反正我也没有其他法子了。”
杨青很快就给江宁安排了几位工匠,江宁也开始了他的计划。
前世江宁读高中时一到假期就会去附近一间小作坊勤工俭学,那家小作坊仍旧以雕版印刷的方式,制作一些宗教符文与书籍。
因此江宁是比较了解雕版印刷的。
首先是挑选板材,江宁挑了块纹理细密、质地细腻、软硬适中的杉木。
用刀反复剐蹭让木板变得平整,随后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再抹上用牛角捣碎熬成膏制成的胶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心经全文总共三百多字,江宁找来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心经,将经书反向贴在木板上。
等到胶水完全干燥,用手擦掉经书的纸,此时只有文字留在了板面上。
再抹上一层油,板上的文字清晰可见。
看到江宁的操作,杨青只觉大开眼界:“这,这就成了?”
“不,接下来才是最难的。”
江宁道:“按照这些文字的大小雕刻出轮廓和大概的细节,一点也不能出错,错一步就要从头再来。”
说罢,江宁就用刻刀开始雕刻。
只有两日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但还不能着急,一旦某个字雕刻错了,整个模板都要报废。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整整四个工匠同时出手雕刻。
“色即是空…”
前面的字江宁雕刻得还算到位,可江宁雕刻到色即是空的时候,由于太过紧张,手不小心抖了一下,空字直接毁了。
“看来我还是不适合太精细的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