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班彪(1/2)
王充成功告破牛家鬼案之后,名声远播千里之外,哪里发生了诡异之事都来求他去相助,时常忙得是不亦乐乎,但繁忙之余没有忘记阅读百家经典,期间还结识了当朝儒学大师、史学家班彪,并如愿拜他为师。
两年之后,王充长成了玉树临风的俊美青年,已经年满十七岁了,他时常前往班府讨教贤师,往来极其频繁,成为忘年之交。
班彪家族乃是大汉帝国的世代功臣,可谓是名门望族,颇受光武帝刘秀的青睐,府内的建筑非常气派,面积庞大,院内花草树木布置得井然有序,环境非常优雅,比起牛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下人们对王充已经非常熟知了,笑着去禀报主人,班彪总是收敛自己的高贵身份,亲自出来迎接,对他的重视可见一斑了。
班彪正处壮年,胡须浓黑气色极佳,正是为朝廷出力的大好时光,但只有家人知道他有比较严重的消化性疾病。
王充微笑着上前施礼,“先师几日不见,身体显得更加舒适。”
班彪笑着请他入内,“这段时间闲来无事,除了阅读便是在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身体岂有不好之理啊?呵呵呵。”
来到内堂,王充习惯地坐在自己常坐的座位,“哦,先师在家中做学问,学生不好总来打搅……”
丫环已经把热茶端了过来,班彪示意喝茶,又笑颜说:“充儿,你乃是洛阳第一聪慧少年,你若在我身边,许多疑难问题可以摆到桌面上进行讨论,这可是为师求之不得的美事,如何说是打搅呢?呵呵呵。”说着沾了一口茶水。
王充谦虚地一笑,“师父过奖,充乃是乳臭未干的孩童,哪里有资格与先师对坐高谈阔论?不过,先师所撰的‘王命论’学生可是反复阅读过多次,词藻精妙,文理豁达,不失为一篇谏言杰作,只可惜当年那隗嚣未能接纳先师的劝告,后造成千古悔恨,实不应该啊……”
班彪苦笑着摆手,“当年我依附隗嚣此人,也是应急之策略,深知此人固执迂腐,后来光武帝如愿称帝,他只有望洋兴叹之果,怨不得他人。”
王充却说:“不过,先师劝说大将军窦归顺,倒是帮助光武帝成就了大业,有此功劳,班氏家族将永放光芒啊。”
班彪捋须点头,“皇上总希望我出任官职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情,可是你也知道,为师的理想乃是著书立说,所以一再推托,借故身体不好在家中悄悄写书……”
王充表示惊喜,“哦?先师在效仿司马迁写史书吗?能不能让我瞧上一眼?”
班彪嘿嘿一笑,“不敢与司马迁的《史记》相提并论,为师在写‘后传’,已然写下二十篇,打算写六十六篇,还差得相当之远——”
王充也是窃笑,“此乃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好美事,功德元旦,如何就偷偷摸摸了呢?若是让学生拜读一回,不胜感激。”
班彪连连点头,“这是当然,只是我说身体不好,在家养病,倘若传进皇上耳朵里,会愠怒于我……”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