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蒋彬(1/2)
余干的城墙乃南宋末年备战时所筑,夯土垒筑,面抹灰泥、顶铺石片,对外一侧有泥砖垛口,另一侧有女墙。
因多年未修葺,垛口和女墙被雨水反复冲刷坍塌,有的部分已经不大完整了。
这和李丹对前世影视作品、电子游戏给他的印象中,城墙都是条石、青砖砌就,高大坚固的印象完全不同!
他今生才明白,原来几百年前烧制城砖,切割或搬运石构件是件花费很大,运输成本很高,很耽误人工的事。
在那个时代,“耽误人工”就意味着要影响农业社会生产、产出,要冒粮食减产、农税难收的风险。
这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是致命的,任何统治者都不会容忍,任何官员也不敢触碰这条红线!
那些有财力、魄力修城的官员会在史书、地方志上留名,不是因为记录者没的可写,而是这种情况太少见、弥足珍贵。
合着前世旅游时见过的“城墙”,大部分都属于“假古迹”!
这人来城墙下面,观望查看,总不会为了瞻仰前朝遗存吧?李丹这样想着,悄悄从民宅墙板壁的缝隙向外查看。忽听到有低低的说话声。
“你是说,这段在整个西墙是最矮的?”
“我们仔细看过,墙外是处隆起的坡地,从坡顶端再到墙头只有一丈四尺,比其它处要低两尺。”
“没别的地方了吗?”
“没有了。我亲自过来夜里在外头走了两遭,进城后又沿着里面走了两遭。放心吧头领!”
“夜里你在外面的时候,上面难道不曾有巡丁、更夫?”
“只有更夫,没见过巡守县丁。这会儿,你瞧,大白天连只猫也没有。”
“这余干县令他还真是做得放心呐?”
“就因为这边靠着信江,潮水把岸边滩涂搞得糊里巴涂根本没法上岸或列阵,空地狭窄又挤不下那多人,所以他才放心呢。”
“好吧。不过我还得亲自试试。”
“试什么?”
“我从这里登城然后出去,从外面走回东山码头。要是行得通,那咱们就能定下从西墙进来的路子。这路线好,可以直接插到衙前街。如不行,只好还走北门了。”
“可……,北墙为防洪水修得坚固、高大……。”
“所以说,能走这边是最好!”
“蒋头领,真的要打?破了余干,南昌府可就惊动了呵!”
“怕了?蓼当家说过,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李丹看到绿头巾好像从腰里一圈圈解下些绳索样的东西,又听他说:
“那时官军忙着收复余干都会往这里跑,咱们才好接应德兴银矿上的兄弟们突围。
他们被那指挥使围在山里两个月,再不突围人心散了,今后几年内都收拢不起来,什么时候才兴得起大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