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2)
杨少峰没有丝毫的怨言,老老实实的按照朱皇帝的吩咐草拟了诏书。
至于那些已经被老登提前判了死刑,并且不经过大都督府、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会审的都司指挥使、卫指挥使、千户、百户们,杨少峰则是一丁点儿都不关心。
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隔一个杀一个会有漏网的,全杀了则是有冤枉的可能性。
这些人别说杀个干净,就算拖出去凌迟都不会有一个冤枉的。
倭夷寇福州之福宁县,前后杀掠居民三百五十余人,焚烧庐舍千余家,劫取官粮二百五十石。
二百五十石这个数字,就像是两个大写的蠢货一样,散发着明晃晃的嘲讽。
毕竟是前后杀掠百姓三百五十余人。
如果是一次杀掠百姓三百五十余人,那么这股倭寇的数量必然不会太少,起码也得在千人以上。
那么问题来了,千人以上的倭寇,是如何通过沿海防线的?
如果沿海防线毫无作为,放任千余倭寇乘船跑到福州去劫掠,那就是玩忽职守,其罪当诛。
如果沿海防线已经尽力抵抗,只是没打赢……算了,这么扯犊子的理由,随便任何一个有点儿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
因为即便是打输了,也应该做到上报并且向附近州县提前示警。
而既不上报,也没有提前示警,那就还是玩忽职守,还是其罪当诛。
所以,能够绕过防线,并且前后杀掠百姓三百五十余人,说明这股倭寇的数量必然不会太大,最起码不会达到千余倭寇的规模。
那么同样的问题就出现了。
既然倭寇的规模不大,沿海各卫所为什么没有防御?为什么没有上报?为什么没有示警?
这种情况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
唯一能够解释的情况,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根本没有什么狗屁倭寇,或者说,倭寇根本不是来自海上。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