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看了青花瓷茶壶的底款,居然写着“大清乾隆年制”六个行楷字,刘畅的心咯噔一下。
天哪,这竟然是个官窑的青花瓷。
刘畅又仔细的看着茶壶的图案,上面用精细的笔法绘制着松、竹、梅。
这是岁寒三友,那这个茶壶的名字应该叫清康熙官窑青花岁寒三友纹茶壶。
刘畅在这自我陶醉着,可把旁边的老板吓坏了,还以为刘畅挑出什么毛病不想要了。
于是就客气的问道:“先生是现金还是刷卡?”
刘畅这时才从沉醉中醒来,立刻对小串儿说:“刷卡付款!”
老板先帮刘畅找来包装盒把茶壶用海绵包好放入盒子里,又将那两幅字卷起来放入纸盒。
然后又给刘畅开具了发票和合同。
出门,小串儿拎着茶壶,龙依依拿着画轴,四人一脸灿烂的离开了字画店。
小串儿回头看了一眼店铺,看到出来送客的老板已经回去了。
就迫不及待的问刘畅:“常务大哥,这三件那个值钱?是送的这两幅字吗?”
刘畅笑了:“看来我的套路你都知道了。”
“那幅《研山铭》可是大有来头的,它的价格是刚才我们送回去的那些古董的价值的两倍。
这个官窑的青花茶壶也不错,值个二十多万吧。
小串儿听到这里乐了,忙问刘畅:“这些我们可以自己卖了吧?”
刘畅说:“《研山铭》是国宝,这个不能再流到海外了,我的意思是捐给国家博物馆。”
小串儿收敛笑容,说:“只要从本子国拿回去就行!”
四人又逛了四个店,也没有什么收获,提着茶壶的小串儿有点情绪不高,蔫蔫的在后面跟着。
进到第五家店铺,这是一家卖杂项的店铺。
小串儿无精打采的坐下休息。
汪伟和龙依依在随意的看着店里的古董。
这家店很有特点,店家把他认为值钱的东西都摆在博古架上或者柜台里。
把一些破烂就堆放在地上。
刘畅看了几个架子上的古董,以近代的为主,没有捡漏的价值。
刘畅又蹲下来,看到地上摆着一些脏兮兮的古董,有的是缺胳膊断腿的。
突然刘畅看到一个笔筒,笔筒上雕刻着瑞兽螭龙。
细看这只螭龙,似龙而无角,形态矫健灵动,盘旋向上,寓意攀爬向上不断进取之意。
刘畅看着这个笔筒,有一些年代感,可看这材质不是竹制,笔筒像木制的,有些发红。
可是刘畅仔细看又不是木制的。
看着颜色也不可能是象牙。
刘畅再仔细看下面的断口,隐隐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的像鱼籽状的痕迹。
刘畅的心里顿时明白了。
刘畅问老板:“这个木制笔筒怎么卖?“
老板说:“你真有眼光,这是一个老物件,不过不是木制的是竹子的,只是时间长了,竹子醇化了,所以颜色比较深。这个3000日元。”
刘畅说:“看着不错,就是有点贵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