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来一段(1/2)
周讯偷瞄的时候,林麦冬正在规划,怎么借助拍摄《我们俩》的时机,磨练自己的团队。
拍摄短片的时候,他,以及整个团队发现了很多问题。
基本都是胶片机“缺陷”带来的。
首先就是林麦冬曾经觉得很麻烦的取景器,光学取景器的局限性,让他在拍摄过程中,只能看到不太清晰的构图和表演。
当时一遍遍排练,固然是缺乏经费,浪费不起胶片,也是因为包括他在内,还有摄影组的那群新手,都缺少拍摄经验。
他们每次开机前,都要不断画图,拉皮尺。
林麦冬熟悉的数字摄影机,看一看监视器就能判断的画面,在胶片机上,他和摄影组只能在排练、走位和实拍的过程中,不断用皮尺测量镜头到拍摄实物之间的距离,反复计算焦点。
这太耗时间了。
当时短片才10分钟,还可以这么搞,后续如果拍《狩猎》,这么搞的话,效率恐怕会被大大拖累。
于是,林麦冬就瞄上了《我们俩》。
“拍摄《我们俩》用的是磁带摄影机,它是有监视器的,磁转数已经比较成熟了……这次拍摄的过程中,可以试着多带两台胶片机,让两种机型用一样的附件,同步架设,然后通过磁带摄影机的监视器,培养摄影组镜头与实物距离的经验……”
这是他想的速成方法,他也不确定有没有用,不过反正六公主财大气粗,拍摄过程中多烧几百米胶片,应该不会介意……吧?
这个问题还可以解决,另一个问题,就让林麦冬很困扰了。
灯光!
拍《雇佣人生》的时候,因为经费的关系,他是几乎没有用过灯光的,全都是自然光,只稍微使用了一点遮光板、反光板之类的东西。
短片可以凑合,因为它的运镜很简单,构图的意象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景、近景和特写也不需要层次丰富的光影强化角色心理状态,或者表达当前构图的意味。
但《我们俩》,以及后面的《狩猎》,可不能凑合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