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林麦冬 > 第121章 您哪位

第121章 您哪位

    张一谋没在北电停留太久,上午和林麦冬聊聊天,中午又吃了一顿田壮壮亲自下厨炮制的饭菜,饭后就离开了。

    这次回来,他是真的挤时间来的。

    如果林麦冬没记错,这个时候应该是张一谋新电影《有话好好说》后期制作阶段。

    相信看过前面的小盆友们,应该了解了,胶片电影时代做后期有多折磨人。

    时间实在耽误不起。

    想起《有话好好说》这部片子,林麦冬突然有点理解张一谋为什么看过《狩猎》本子后,想把它拿下了——

    他在转型!

    《有话好好说》在老谋子所有电影里,大众知名度属于较低那个档次的,基本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差不多。

    没有奖项,票房也一般——相对张一谋的名气而言。

    但任何一个看过这部片子的专业电影人,都能看出来,张一谋在这部片子里正尝试抛弃第五代的印记,从解构历史的怪圈里走出来。

    在此之前的片子,张一谋最出名的就是色彩和声音的表现力,尤其是将色彩作为人物情感乃至文化的外化,设计空间造型参与影片叙事,是他最大的标志。

    但在《有话好好说》里,张一谋很明显在刻意压制自己最擅长的手法,他把镜头紧紧怼在演员脸旁,让景别变得狭小、逼仄,让狭小的景别将人物的面孔特写扭曲。

    再配合手持摄影的抖动、摇晃,从摄影层面营造出癫狂、荒诞的直感。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片子本就是一个癫狂荒诞的故事,是为了视听风格的统一。

    从摄影风格到故事,《有话好好说》全都没有张一谋的味道,转型意图之明显,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这也就不难理解,他接触到《狩猎》剧本后,为什么会那么感兴趣。

    一个导演想要转型,转的可不只是题材,而是从技巧到思想的彻底转变。

    比如之前将张一谋、凯子哥和田壮壮作为第五代代表人物,就是因为他们有共性,他们的思想总是往后看,去做文化反思,做人性剖析。

    张一谋拍《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片,他拍的是乡土小人物,实际却是在利用小人物的遭遇,表现民族的诟病,历史的积弊,并批判传统力量。

    而《有话好好说》呢?

    这是个典型的“城市故事”,里面没有历史,而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现实边缘的故事,里面充斥着社会发展的大幕之下,“城里人”的焦虑——新旧文化、新旧时代和新旧观念的冲突!

    这种视角,其实是第六代的特点……

    “他在尝试甩掉过去的思想,把目光放到未来,或者说放眼国际,所以看到《狩猎》,他才会那么喜欢,这本子切入点独特,探讨的问题又不囿于一国一地,而是整个人类社会都有可能发生的事,如果真的让他拍,说不定他的思想还真能转型成功!”

    想明白这一点,林麦冬觉得自己居然有些服气了:

    “其他不说,一把年纪,都还在拼命学习进步,也难怪他能出头,甚至以后被冠以‘国师’名号……”

    不过,佩服归佩服,导筒是不可能转让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热门推荐
九爷别装了,温小姐她要去领证了 高门继母不好做,她转身另谋高嫁 郁知孟应年 姜夏慕容傲天 江阳 苏白 凭什么我当接盘侠,还要替你养娃 房遗爱高阳公主 重生明末:朕,朱元璋再创大明盛世! 开局被九叔捡回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