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外的六国之地,百姓们不知道秦国的法律,当地的官府说什么他们便信什么,最终逃不过一个被匡骗的命运。
现在士子下乡,百姓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百姓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便去找官府理论,不过这又导致有许多士子直接被官府杀了,死在当地。
刚开始的时候那群贫寒士子为了立功,不停的往上报,却没有任何回应。
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整个大秦都在欺上瞒下。
当地的一些官员因为剥削百姓已经习惯了,所以有些手法确实比较愚蠢。
一直过了两年之后,有一个士子的出现,才将这件事情推向了高潮。
一位来自沛县的士子,在会稽之地诵读秦律的时候,当地的百姓站出来抱怨秦朝法律的严苛。
士子感觉到了有些不对,暗中进行调查,发现当地的官府偷摸提高了税收。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这两年大秦依旧是在像往常一样征收摇役,这个事情是根本没办法避免的。
即使是现在已经有了制盐术,但是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嬴政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算是处理的很好了,如今也实行了一夫百亩制,以免让百姓太过于辛苦,而且还废除了先前商鞅定下来的一些酷法。
嬴政很努力的让百姓们进行休养生息,但是没办法,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要经历磨难。
这两年内,雍凉之地也得到了发展。
嬴政亲自下令,准许百姓迁移到雍凉之地去,仅仅是两年的时间,雍凉之地就迁入了二十万户人家。
可雍凉地势广袤,即使这么多人迁移进去,但还是显得人烟稀少。
不过和以前相比倒是有了不少生气。
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年,雍凉之地肯定还是依旧需要官方的扶持,没办法做到自给自足。
嬴政也知道这一点,像这样的事情是强求不得的,必须得一点一点的发展。
河西走廊那一块区域,经过这两年来的建设,虽然说主体工程还没有完全完成,但是现在足够稳固。
从张策的视角上来看,如果是让蒙恬或者是李信这样的将领守城,完全不考虑后勤以及其他的问题,即使是张策出面,也根本没有办法拿下。
只不过河西走廊长达数千里,要想将其彻底建设好所需要花的钱财是数不尽的。
不过河西走廊现在也开始有一定的收入了。
自从大秦打败了匈奴,在西域诸国的眼里,大秦算是有了名声,陆陆续续的开始派遣使臣来往大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大秦对于雍凉之地的商业行为向来是放任其不管的态度,虽然说现在大秦还没有开放商业,但是雍良之地实在荒芜,如果没有商业,恐怕很难发展起来。
自从可以与西域诸国联系,又发现大秦的官府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做出及时性的反应,便有一些贵族开始行事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