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荐官制度是从战国的时候留下来的,嬴政早就对此不满。
可以说只要是有些能力的君主,都不会认可这样的制度。
门客制度和荐官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挑战皇权,天底下能够分出去的权利就那么多。
荐官制度与皇权的集权制度本身就产生了对抗性。
既然是荐官制,那么无论被举荐的这个人走到了何等高度,都不可能忘掉举荐他的那个人。
大秦虽然说可以制定律法,但是也无法规范这种行为。
嬴政现在是用自己个人的威望在压制着这种风气,却依旧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到时候嬴政故去,新的皇帝若是无法像嬴政这样立下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到时候荐官制度的危害就会体现。
贵族们会蜂拥而起,直接分散帝皇的权力,甚至比皇帝的权力还要高。
嬴政实际上已经在考虑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张策这个制度的出现,让嬴政一下子提起了兴趣。
张策这是完全重新定下了一个规矩,用完整的考核制度来选拔人才,完全摒弃出身以及身份,从而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
“你当真想将这个制度行至天下?”
嬴政笑着看向张策。
张策挠了挠头。
“我现在还想看看这个政策到底适不适用于当下,若是届时当真要将其施行于天下的话,还得由父皇亲自来。”
张策想的明白,这种事情他没必要出风头,按照他的能力和资历,也没有这个资格,哪怕成为储君都一样,只有嬴政才资格推行下去。
此时的大秦还没有完全的展示出贵族的弊端,正是因为嬴政在上头压着,他们不敢。
“你再详细说说你的想法,招贤令若是只用在你的府上,自然是绰绰有余的,但是若想推行至全国,还不足够。”
“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且一道说于朕听听。”
“既然已经想将其推行至全国,想必你最开始设定的便不只是一个招贤令。”
嬴政看着张策问道。
很显然,他已经将张策的想法猜透了。
“虽说我先前与陇西立下军功,但是尚且不足,天底下也无人能将此事完成,需得父皇亲自出面。”
“而且其中有许多问题我此时还不敢确定,这个政策是否适用于当下的情况不得而知,所以我先确定了一个招贤令。”
张策解释道。
“你且再仔细说说,要如何实现彻底取代荐官制度?”
张策沉思了片刻。
招贤令只是被张策率先提出来当做试验,实际上他想实现的是科举制度。
只不过科举制张策现在没办法做到,于是只好跟嬴政讲了起来。
“我愿将其称之为科举制,利用科举制选拔人才,作为大秦的官员。”
随后,张策便对科举制度做了一个全面的描述,只不过在这个描述当中也产生了不少疏漏。
想要将这个工程完成,还需要嬴政再详细规划一番,想要让张策一个人便将其实现,确实有些过于困难。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