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有将作少府,而且各地的武器配置都十分充裕,李信这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只不过这还是让蒙恬非常心疼,本来陇西就是什么都缺,现在还被李信这样一折腾。
但是蒙恬还是什么都没说,他算得上是百分之百的支持李信。
不过即使是全力生产,也只能够生产出来一百多幅铠甲。
在这期间,李信将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停了下来,一心只为了做出铠甲,才能勉强达到这个速度。
实际上李信已经想好了,在未来肯定是要弄出一只两万人的成建制的重骑兵,而且主力骑兵的人数也不能够少于六万。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必须得改掉秦军的作战习惯。
在面对匈奴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主动出击。
之前秦军每一次打仗的时候,都依赖后方的后勤,在中原上进行战斗这一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本来中原上的战争,互相之间拼的也就是后勤。
可是到了草原上,事情就发生了逆转,大秦的后勤优势根本就无法发挥作用。
要是想与匈奴进行战争,就必须得像匈奴人一样以战养战。
在李信的引导下,陇西也开始蓄养牲畜。
到时候要想主动对匈奴发起进攻,就必须得做到这一点。
在要进行战争的时候,直接将牛羊赶着一起去,到时候就能当做现成的粮食。
若是希望大秦的后勤可以跨越草原提供后勤帮助的话,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蒙恬虽然不是很能理解,但是也没有阻止他。
实际上,当初卫青在攻打匈奴的时候,也在消耗着大汉的后勤资源。
汉朝的时候,面对匈奴有两种情况,非守即攻。
若是要好好守的话,不管是打赢还是打输,总是要吃亏的,只不过是打赢了之后就能少吃点亏。
进攻的话,就必须得依靠大汉朝的后勤,将战线无限拉长,即使是最后打赢了,赚的其实也不多。
李广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守将,匈奴无数次进攻都无法突破李广的防守。
只不过匈奴无休止的进犯,还是让汉朝有些汗流浃背。
后来,卫青出现了之后,这才开始对匈奴发起了进攻。
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主动进攻,赢的其实也不多。
但是总归是赚了,这便让汉武帝的野心逐渐膨胀。
后来又出现了霍去病,在攻打匈奴这一方面,霍去病可以称得上是完美。
他的作战方式甚至比匈奴人更像匈奴人,在战斗的时候完全摆脱了汉朝的后勤,总是一个人带着军队孤军深入,而且还能够以少胜多。
后来,霍去病离开了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达到像他这样的高度。
虽说有无数人在攻打匈奴的时候也都能够成功,只不过像霍去病这样完全不依靠后勤保障就能够取胜的,恐怕也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李信的思路,实际上也是这样的。
要想解决掉匈奴这个麻烦,单单将战线拉长是没有用的。
想要在匈奴这里取胜,就必须得用他们的办法打败他们。
既然匈奴们的办法是以战养战,那么大秦在攻打匈奴的时候,也必须要以战养战才行。
如此一来,才能够彻底的解放陇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