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不知道在哪里弄了一块黄布,披在朱标身上,不由分说,倒头就拜:“参见陛下。”
姚广孝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朱元璋的奉行的策略是缓称王。如果她自己称皇帝,那就会群起而攻之。也跪下来喊道:“参见陛下。”
小公主身边的侍女都要气死了,“国师,你做什么,你是···”
侍女还想教训国师姚广孝,却看到公主还陶醉在诗里,痴痴的看向江面。
江面上,仿佛有她在赣江上划船的样子。
朱标不知道施耐庵是张士诚的人,只当施耐庵是狂热的粉丝,激动过头了,就扯下黄布。
“不可,我爹尚且是小明王手下的吴国公,我怎么敢当皇帝。”
“你能文能武,就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你就是皇帝。”
“对,你就应该给我们做皇帝。”
元末天下群雄逐鹿,老朱能笑到最后,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个字是分不开的。
朱元璋能从容不迫的收拾陈友谅和张士诚,就是因为王保保外部没有压力,所以内斗去了。
等朱元璋荡平陈友谅和张士诚,王保保意识到危险,就和刘思齐议和。
朱元璋本来实力就强,在过早的暴露野心,就会引起敌人的重视。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同样是反贼,当皇帝,和不当皇帝,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可以参考下,南明的小政权之间,相互攻伐,就是为了一个所谓的名分。
弄不好就会让王保保、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势力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朱元璋,那时候就惨了。
朱标不管认不认识施耐庵,都不能让他胡说下去了。
“我们起兵是为了驱除鞑虏,不是为了贪图富贵。这天下是赵家人天下,小明王是宋徽宗九世孙,天下共主。
我朱标就在此立下誓言,打跑了鞑子,就是小明王还于旧都的时候。
这是多少人的愿望,也是岳武穆德遗愿。
谁违背了此誓言,人神共愤。”
“陛下难道要弃我们于不顾?”
“闭嘴,再妖言惑众,我就拿你祭旗。”
施耐庵只是来破坏滕王诗会的,却不想味张士诚尽忠。
见到朱标来真的,吓得菊花一紧,不敢再说什么。
姚广孝见缝插针,命令手下起哄接着说:“留守大人,不做皇帝,也当称王。”
我滴个乖乖呀,朱标就是在单纯,也知道这是一个阴谋了。
老朱才是小明王手下的吴国公,我就要自立为王?
这不是阴谋是什么?
朱标正要驳斥那人,可是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已经被煽动起来了。
“说的对,滕国公应该称王。”
“这里是滕王阁,世子就应该称滕王。”
只见大伙都跪下来:“参见滕王殿下。”
再看施耐庵,他娘的趁乱溜了。
朱标都要气死了,这不是挑拨离间吗?
“不可以,快起来。”
“滕王殿下如果不起来,我们就不起来。”
不只是那些贼人起哄,就是吴国的将士、军民也都跪下来请愿,要朱标自立为王。
朱标在洪都推行仁政,推广优良稻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