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秋粮的时候,朱元璋在全国推广百乐门的稻种。
粮食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除了本地人吃之外,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
为了搞一下张士诚,秋粮一下来,朱元璋就把多余的粮食投入到市场上。
张士诚不知道是计策,还以为是自己高价收粮的策略起作用了,就吃下了这些粮食。
没想到,朱元璋又开了一个仓,张士诚毫不犹豫的吃下。
等朱元璋把第三个粮仓打开,还口出狂言,说:“他吴国有了优良的稻种,粮食产量翻倍。以后,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张士诚哄抬物价,就是为了饿死朱元璋,没想到朱元璋有了神奇稻种。
朱元璋卖给张士诚的都是陈粮,保管不好就会发霉,只好低价处理掉。
一进一出,张士诚又损失几十万两银子。
遭受损失的不仅张士诚,还有为张士诚马首是瞻的江南豪门。
这些为富不仁的家伙,一个个都血亏,老朱家却赚了一百万两银子。
这一切,都是标儿的功劳。
回到家,老朱要好好犒赏一下朱标,却被告知胆大包天的朱标和刘伯温回青田老家,去给宋濂老母亲拜寿去了。
朱元璋一开始,是草台班子,也没想过要当皇帝。手下有那么多兄弟要养,他这个做大哥的也穷的叮当响。
所以,刚进应天的时候,朱元璋也没有把朱标当成接班人培养。
朱标也和其他淮西人家子弟一样,满世界乱跑,甚至跑到城外,和绍荣家的邵佐打野架。
可随着,老朱在应天站稳脚跟,事业也越做越大,就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朱标作为老朱亲生儿子,还是嫡长子,自然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朱标可是老朱最为中意的接班人,像小孩子一样,留下一个纸条,就和刘伯温带着蓝玉、邵佐、胡三舍等人去了浙江。
老朱气的鼻子都歪了:“这个刘伯温,也太放肆了。他当标儿是他的崽子。”
马秀英和朱元璋不一样,她是大家闺秀。
朱标是和蓝玉、邵佐等人一起去给师奶过寿。这是尊师重教的事,就算是老朱也不能说什么。
“宋濂的老母亲七十大寿,标儿是给师奶祝寿去了。”
“那也不行啊,标儿才多大?”
“好了,重八你别生气。好在青田在我们的势力范围,那里有胡大海、耿再成、谢再兴等将领,还有朱文忠、朱文刚这些义子,标儿的安全没有问题。”
和火急火燎的老朱、马秀英,不同,朱标和他的狐朋狗友蓝玉、邵佐、胡三舍还有刘伯温,正悠哉游哉的往浙江去。
论理朱文英也是宋濂的学生,可朱标怕他高密,就没有带他。
刘伯温骑着毛驴,带着斗笠,活脱脱脱的一个农民。朱标则是化妆成刘伯温的书童,蓝玉和邵佐则是假扮刘伯温的儿子。
所以,就算是路上有人盘问,也没有盘问出来。
几人就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浙江,到了浙江,几人没有去青天,而是先去了胡大海所在的金华。
宋濂是个迂腐的老头,朱标对他只有表面上的恭敬,给他老母亲拜寿,只是捎带脚的事情,朱标的真实目的是救胡大海。
如果说要给朱元璋的将军们排个档次的的话,胡大海绝对能排得上是五虎上将,勇猛程度不亚于常遇春,可惜,被苗将蒋金所杀。
一同被杀的还有同为淮西二十四将的耿再成,朱元璋的义子朱文刚。
耿再成、耿均用是最早投奔老朱的兄弟,朱文刚也是老朱众多义子中极为优秀的一个。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