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朱由校 > 第90章 尚书之争

第90章 尚书之争

    已是腊月,北京城的"年关"气氛愈发浓郁,朝野上的纷争及前不久奉天门外的"哗变"均是从京师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消失。

    越来越多的百姓忙于准备年货,走亲访友;北京城外的城墙下,也陆陆续续出现因饥寒交迫而死的流民乞丐。

    为此,五城兵马司及城中心善的高门大户,已然开始设厂施粥,为这个凛冬注入一丝温暖。

    往常这个时候,纵使最为敬业的官员也会有所懈怠,不可避免的拜访同乡故旧,为来年的"升迁"做准备。

    但就在几天前,一则自宣府而来的消息却是令京师的官员们重新紧张起来,尤其是近些时日深陷舆论风波的兵部署衙更是人满为患,来往吏员皆是表情凝重。

    宣府镇巡抚及兵备道联名上奏,关外蒙古内喀尔喀部厉兵秣马,蠢蠢欲动,恐有异动。

    此等突如其来的消息,对于年关将至的北京城而言,好似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巨石,瞬间便引起了万千涟漪。

    难道辽镇战事尚未解决,关外蒙古又要再起波澜?

    ...

    乾清宫暖阁内,三位心事忡忡的阁臣相对而坐,吏部天官周嘉谟陪坐下首,皆是表情凝重的望着案牍后的年轻天子。

    两天前,在经过好一番拉扯后,为国操持数十年,劳苦功高的兵部尚书黄嘉善终是得以辞官回乡,将掌管天下兵马大权的位置让了出来。

    按理来说,如此重要的位置,对于无时无刻不想着"众正盈朝"的东林党来说本应是志在必得,但应天子整饬京营在先,谁也不愿意轻易涉事其中。

    故此,按照历来的规矩,在首辅方从哲的主持下,朝廷内的六部九卿针对于兵部尚书的人选,进行了一次公正的"廷议",并将廷议结果报予朱由校知晓,由其做出最后的决定。

    现如今,经过廷议过后,有资格担任兵部尚书的官员共有三人,除却由朱由校亲手提拔,并擢升为兵部左侍郎的王在晋之外,还有前任贵州巡抚,曾平定苗乱的张鹤鸣以及前宣大总督,于朝野间威望甚高的崔景荣。

    相比较之下,兵部左侍郎王在晋的资历最浅,且并无太多政绩,本不应与张鹤鸣及崔景荣二人一并竞选,但深谙朱由校心思的首辅方从哲最终力排众议,执意将王在晋的名字放了进去。

    "陛下,如今辽镇战事吃紧,关外蒙古也有不臣之心,还望陛下尽早决断,以安民心。"

    轻咳一声过后,身着绯袍的首辅方从哲便是缓缓起身,其略显憔悴的声音也在暖阁内响起。

    近些时日,来自于"东林党"的进攻虽是偃旗息鼓,但各地接连不断的灾情以及日益紧张的辽镇局势却是令他焦头烂额,实在是心力憔悴。

    不过越是这样,掌管天下兵马大权的兵部尚书便愈发引人瞩目,其一举一动都将牵扯到无数人的神经,实在马虎不得。

    "元辅的意思呢?"斟酌片刻,朱由校不辨喜怒的声音于暖阁内响起,其深邃的眸子缓缓在眼前四位朝臣的身上掠过,仔细观察着其神色。

    话音刚落,次辅刘一璟及东阁大学士韩爌便是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头,瞧天子这意思,好似依然信重方从哲。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热门推荐
萧衍苏莲 极致偏爱,误成疯批大佬心尖宠 以安鱼怀柔 绝色女神的贴身狂医 震惊!这个实习消防员太逆天了 周浩然 宦海沉浮,从被贬到权力巅峰 何雨柱 陆子刑欧阳青月 假千金翻身,墨少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