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半个时辰赚别人百年的钱(1/2)
凤仙楼内。
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时不时爆发出几声喝彩。
二楼的雅间内,一名身着华服的富商正静候在旁,小心伺候着跟前的蒙脸女子。
“这就是你说的懂兵法的瞎眼公子?讲的故事听起来倒是颇有排兵布阵之理,只是不知其上了战场后又是何表现。”
她脸蒙轻纱,声音悦耳至极。
但华服富商只敢低头回话,不敢看正眼与之对视。
“是的小姐,这便是鼎鼎大名的瞎眼公子赵辰。他今日所讲之故事谓曰《三国》,乃是连回故事,颇受大众喜爱。”
没错,赵辰今日所讲的故事,正是被后世奉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只不过这个世界的时间线与他原来所处的世界并不相同,不仅没有尧舜禹夏商周秦汉三国隋唐,连著名的诸子百家也不曾出现,因此便没有乱改历史的嫌疑。
唯一相同的便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条永恒定理。
故而赵辰可以凭借三国演义这个长篇故事风靡万安县城,登上说书人的头把交椅。
下至泥腿百姓、贩夫走卒,上至豪门商贾、官差衙役,无不以听他的故事为最大享受,甚至县太爷、主簿、县尉都偶来捧场,颇有交情。
“瞎子说书人”名声之远,甚至连邻县的百姓都愿意赶路前来一听。
“彼时袁绍兵多而曹孟德兵少,伤者众多,加之千里黄河有多处可用战船横渡,如曹孟德分兵把守必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亦必使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
“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曹孟德以不足一万残兵坚守黄河漫长战线,诸位以为该如何破局?许攸所献‘乌巢之计’又是何妙计?”
赵辰抛出这两个问题之后,凤仙楼立即陷入狂热的讨论之中。
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这便是他与其他说书人最大的不同。
别人只会拿老故事如流水账一般从头讲到尾,他则不仅故事“原创”,亦充分互动,让观众如在局中,代入感极强。
“我知道了,想必那许攸知晓袁绍排兵布阵,愿主动率曹军偷袭。”
“我不如此认为,袁绍有十万精兵驻守,若率军奇袭必深陷重围,十死无生。”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